700T小麥淀粉制葡萄糖的工藝流程
工藝流程圖;
工藝流程詳細說明
1. 淀粉乳制備
- 將小麥淀粉從儲存倉輸送至攪拌罐,加入適量清水,攪拌均勻制成濃度約30%-35%的淀粉乳,控制溫度在30-35℃,pH值為6.0-6.5。
2. 調漿
- 在淀粉乳中加入適量的α-淀粉酶和氯化鈣(作為酶的激活劑),調節pH值至6.0-6.5,溫度控制在85-90℃,使淀粉乳達到合適的反應條件。
3. 液化處理
- 將調好的淀粉乳通過管道輸送至液化罐,通入蒸汽迅速升溫至95-105℃,保持1-2小時,使α-淀粉酶發揮作用,將淀粉大分子分解為短鏈糊精和低聚糖。
- 液化終點通過碘液顯色判斷,當溶液遇碘不顯藍色時,表明液化完成。
4. 糖化反應
- 將液化液冷卻至60℃,調節pH值至4.5-5.0,加入糖化酶(β-葡萄糖苷酶),在60-62℃條件下反應12-24小時,將糊精和低聚糖分解為葡萄糖。
5. 中和過濾
- 糖化結束后,加入碳酸鈉或氫氧化鈉中和至pH值6.0-6.5,終止酶的活性。
- 通過板框壓濾機或真空轉鼓過濾機去除不溶性雜質(如蛋白質、纖維等),得到澄清的葡萄糖溶液。
6. 離子交換脫色
- 過濾后的葡萄糖溶液依次通過陽離子交換樹脂和陰離子交換樹脂柱,去除金屬離子和色素。
- 再通過活性炭脫色柱進一步吸附色素,使溶液達到較高透明度。
7. 蒸發濃縮
- 將脫色后的葡萄糖溶液送入真空蒸發器,在60-70℃、真空度0.08-0.09MPa條件下蒸發濃縮,使葡萄糖濃度提升至70%-75%。
8. 結晶分離
- 將濃縮液冷卻至40-45℃,加入晶種誘導結晶,然后緩慢降溫至20-25℃,使葡萄糖結晶析出。
- 通過離心機或過濾設備分離晶體與母液,得到濕葡萄糖晶體。
9. 干燥包裝
- 濕晶體通過氣流干燥或流化床干燥,在60-70℃條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≤0.5%。
- 干燥后的葡萄糖晶體經篩選分級,按規格包裝成成品。
10. 母液回收處理
- 分離后的母液含有殘余葡萄糖,返回調漿工序重新利用,提高原料利用率。
通過以上工藝,可將小麥淀粉高效轉化為葡萄糖,適用于食品、醫藥、化工等領域。實際生產中可根據需求調整設備規模和工藝參數。
小麥淀粉制葡萄糖生產車間實拍